91制片厂麻花星空影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快乐摄影,追求无止境

日期: 2021-02-06 20:34:25  谭安利     来源: 创作

 

  快乐摄影,追求无止境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纪事

谭安利

 

        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年轻城市深圳,已连续六次荣获&濒诲辩耻辞;全国文明城市&谤诲辩耻辞;称号,彰显了深圳青春之城的新气象、新风尚、新变化、新活力。这表明深圳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像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一样同步拔地而起。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市民,在享受成果和感到自豪之余,都在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深圳持续发展和迈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在深圳,有一群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乐于奉献的老人,他们用相机记录城市发展、美丽风光和人间真情,他们将精彩的摄影作品无私奉献给社会,他们是一支高品位的文化义工,为推进这个城市的文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聚集这个群体的就是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

 

会长致辞  鼓舞人心

 

        2014年3月10日,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春茗会在福田区粤江春酒楼举行,那里没有奢侈的盛宴,只有会员们自掏腰包的便餐;也没有大牌明星的表演,只有一群不服老的老顽童自娱自乐的欢歌热舞。近600名老人欢聚一堂,聆听张之先会长声情并茂的致辞,会长的话吐露了大家的心声,与会者深受感染,倍受鼓舞。

以下就是致辞的精彩片段:

      “我们摄影不是为了成名成家,不是为了谋生,摄影就是一种生活!你喜爱大自然,你去旅游摄影吧!你喜爱探索生命的精彩,你去摄影动物吧!去拍飞禽、拍走兽、拍昆虫;你喜爱艳丽的色彩,你去拍花吧!你想表现人物的外表美和内在美,去拍人物吧!你想把家的情爱留下,拿起相机去拍你的老父老母、老伴,拍你的儿女、你的孙子;你想为这个时代留下历史的痕迹,你就走进社会吧!拿起你的相机,对准你情有独钟的那个题材,按下你的爱、按下你的快乐、按下你的情感、按下你的思考。摄影让我们脱离低级、庸俗的生活,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向健康、走向高尚。我们学会的正能量也通过来自祖国各地的会员,带回自己的家乡,推动当地的老年摄影活动。

       有人说现在社会不光明,是有人在做黑暗的事。但是我们说:我们学会在坚持做光明的事!因为这个社会需要光明!让我们一起去做光明的事,让这个社会光明起来!社会也因为我们做了一件件光明的事趋向光明!”

        2016年5月7日,学会召开了成立十周年庆典,张之先如同散文诗一般的致辞,更是真情切切,字字珠玑,给新老会员以极大的鼓舞。

        张会长满怀激情地说:

       “50岁的人说,我已年过半百;60岁的人说,我已到花甲之年;70岁的人说,我也古稀了;

       难道我们真的老了吗?!

       我们学会超过80岁的老人有60多位,他们一点都不服老!

       你看那满脸笑容80岁的老玩童陆国堡老师依然诲人不倦地给大家传播电脑知识;

       80岁的尤润珠老师说她这几年在学会学到的东西很多,她的笑声超过没入会前十年的总和;

       83岁的张景友带着老伴满世界地疯跑拍照,成果累累;

       83岁的吴南森老师还是那样精神抖擞,做义工,手把手传授摄影技巧;

       84岁的刘传炎在年迈不能外出的日子里,将自己几十年拍摄的黄山摄影集编辑出版;

       84岁的罗荣陶几乎年年办展、出书,还出邮票;

       87岁的帅家瑞老师思路敏捷,玩手机、玩ipad、玩电脑都一流,当评委,还在为学会做贡献;

       还有89岁的刘太元老师和老伴佳作频出,月月都来参加月会;

       还有!还有!我这里不一一列举,只证实一个道理:

      年龄不是问题,老年摄影学会的会员们是一群热爱生活永不服老的快乐摄影人。

      ……

      我们摄影绝不逐利,只希望为这个时代留下印记。

      我们摄影只是服务社会,为千家万户留下幸福的回味。

      我们摄影不是为了把名扬,而是在摄影的过程中我们充实、快乐、阳光!

       摄影让我们晚年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身体越来越健康!

      学会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大家庭充满正能量。

      老年人是社会稳定的中坚。我们把喜欢摄影的老人组织起来,帮助他们赶走陌生与孤独。

      无论你是在深圳离退休,还是来自内地在儿女这里养老,我们真正做到来了就是深圳人,让大家团结在老年摄影这个群体里感受一份温馨。”

       十多年来,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的会员们依靠集体的力量、信念的力量,本着快乐摄影、服务社会的精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们是那样地乐观善良,那样地团结友爱,又那样地乐于奉献!这是一群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健康老人。

 

新潮老人  聚集学会 

 

       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的前身是上世纪90年代几个老同志组织的“夕阳红摄影联谊会”,在广大老年摄影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经有关部门批准,于2006年5月正式成立。开始会员只有几十人,多年来迅速发展壮大,现在已突破1400人,其中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46名,省级摄影家协会会员30多名。会员们曾经的工作岗位,有领导干部,有高级工程师、医生、教师,也有职员、工人。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钟爱摄影,希望能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和人民奉献爱心,作出贡献。他们参加学会,有朋友介绍来的,有慕名而来的,有儿女为退休后无所事事的父母找到学会来的。许多退下来的老人来到这个集体,能够做些对自己和社会都有意义的事情,有了归属感,兴奋地说:我又找到组织了!

              学会一成立,就按照&濒诲辩耻辞;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谤诲辩耻辞;的宗旨,秉承&濒诲辩耻辞;快乐摄影,服务社会&谤诲辩耻辞;的理念,制定了章程、活动安排、经费收支等必要的规章制度,建立起团结协作的机构,叁年一届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理事会坚持例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集体决策;学会的工作一开始就走在规范化的轨道上。

       学会每年开办免费培训班,讲授摄影基础、电脑入门、图片后期处理等知识,帮助大家提高摄影水平;不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听取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的拍摄经验介绍、观摩精美图象展示、开展学术交流;组织会员就近或到名山大川、人文胜地进行采风拍摄、现场交流活动;每年举办会员摄影作品联展,既为会员提供展示其作品的场所,又增强相互学习的氛围。每月最后一个周日,是会员例会日,会员们从各区赶到指定地点,听摄影讲座、学习交流、布置工作。

       学会于2006年8月开设了自己的网站,为会员迈进信息化时代提供了平台。网站的倡导者陈庆标老师知道学会缺少经费,慷慨解囊承担了开办费6000元,并支付了两年的网站维护费上万元。陈老师的默默奉献精神,感人至深。

       学会网站越办越活跃,累计发表会员的摄影作品40多万幅。仅2013年就发表摄影作品73451幅,发帖9058帖,跟帖达126518个。那一年,张景友、张泽兰夫妇在学会网站上发表作品和点评回帖名列前茅。张泽兰说,她已经78岁,丈夫80岁,参加学会后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摄影朋友,时常交流切磋,摄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原来身体的疾病都缓解了。

       2014年10月,学会创办了会刊《深圳老年摄影》,已经出版了54期。张之先会长在发刊词中指出:&濒诲辩耻辞;会刊就是给大家搭建一个新的平台,交流、学习摄影知识,点评图片,沟通信息,欣赏优秀作品,提升我们的摄影水平。&谤诲辩耻辞;

       孙礼明老师主动请缨,为会刊的设计编排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全体编辑人员没有任何报酬,尽职尽责,包干了从选题审稿到编排的全部工作,基本上做到每月出刊一期,在例行月会发给会员。会员们反映,读《深圳老年摄影》,使人受到激励,给人增添愉悦,让人有所借鉴。会员的认可,就是对编辑人员的最好奖赏,他们说:&濒诲辩耻辞;能够为办会刊尽微薄之力,深感欣慰!工作中获得的教益、感动和快乐,远比付出的要多。&谤诲辩耻辞;

       2015年新春伊始,学会新址揭牌仪式在福田区滨江新村举行了,结束了多年没有稳定的办公和活动场地的窘况。学会会员和社区居民共同见证了这一欢乐的时刻。学会向社区居民赠送了100多幅精美的摄影作品,他们拿到图片,个个喜笑颜开。

       2018年2月学会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及时报道学会的重要活动,展示摄影展和摄影大赛作品,已发表近200名会员的作品2000余幅,成为学会对外宣传的窗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无论是在深圳退休的,或是从各省飞来的“候鸟老人”和“随迁老人”,他们感觉到,学会就是自己艺术追求的家,他们在深圳拥有了自己喜欢的老年生活。

       这是一群热爱摄影、有梦想、有追求的新潮老人。

爱心老人  快乐摄影

       2007年深圳园博园免费向市民开放之初,游客人数猛增,乱扔垃圾、攀折花木、乱摆卖等不文明现象屡有发生。会员们在园博园摄影时深感公园在卫生治安方面管理有所不足,于是向公园领导建议,自告奋勇组织义务监督队,协助园方维护秩序和清洁,帮助有困难的游客,并开展义务摄影服务。得到公园管理处支持后,会员踊跃报名,组成了义务监督队,分成10个小组,每组十余人。每逢周六周日,值班的会员赶到园博园,戴上“义务监督员”红袖章,在园内维持秩序,捡垃圾,义务拍照。同时,学会还安排10名摄影专业水平高的老会员作为指导组,轮流到各小组值班,实地传授摄影技巧,使得会员们在义工活动中既协助管理公园,又开展拍摄交流,既有付出,又有收获,乐在其中。园博园的义工值班连续十一年从未间断,迄今为止,参加文明游园义务监督员值班人数达6000多人次。这一支端着相机的义务监督员队伍,成为园博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园博园已成为深圳市环境卫生状况最好的公园之一,其中也有老年摄影学会的一部分功劳。

       2008年初雪灾,交通受阻,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不能回老家过年。老摄会员们想为留在深圳过年的建设者做点贡献,便决定在园博园设点免费为他们拍照留念。学会将照片传到了指定的网易相册,拍照者自行下载保存。有游客感谢说:“实在太好了,一家人头一次在深圳过年,没有带相机,现在终于没留下遗憾”,“深圳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城市,感到十分温馨”。

       第二年起,他们将服务对象扩展到所有的游园者,不少游客要么没带相机,要么不很专业,每年春节初一初二初三,会员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在园博园为游园群众义务拍照,为他们记录下最幸福的瞬间。连续九年春节在该园免费为游客拍摄5万多人次,成为学会义工活动的一个传统品牌。有的市民年年都约家人来拍照留念,一对年轻夫妇2011年春节刚结婚时,在园博园免费拍了纪念照,2016年带着三岁的宝宝再次来拍照,非常激动,连声道谢。还有许多外地游客提起深圳时,把遇上免费拍照当作新鲜事,为深圳赢得了口碑。

       学会还经常组织会员开展各种义工及免费拍照活动,如六一儿童节到儿童公园免费为儿童照相;八一建军节到武警部队驻地慰问联欢,为武警战士免费拍照;深入环卫工人工作一线同作息,拍摄他们的真情故事,除夕拍他们以泡面当年夜饭,体验辛劳,大年初一为他们拍全家福,共享快乐。会员们用镜头褒扬环卫工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维护城市美”的奉献精神,在作品里诠释着城市文明的内涵。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凡是有需要摄影的公益社团或社区公益活动,学会都会派出会员前往义务拍照,把图片整理好发给对方,不收分文。以癌症病人为主体的凤凰涅槃艺术团的郭团长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好的照片,这给每个与死亡搏斗的队员是极大的鼓励和安慰。

       许多家人提及自己的前辈,常常遗憾连一张满意的照片都没有留下。不少老人都希望有一张自己的好照片,孩子们更希望有长辈的慈祥而端庄的形象照传世,供后人怀念。学会急人民群众所想,决定购买灯光设备,开办摄影工作室,免费为辖区老人拍摄肖像和全家福,得到南园街道的大力支持。2015年8月,“南园社区敬老摄影工作室”在福田区南园街道文体中心揭牌成立,这是弘扬孝老优良传统、促进家庭和谐的创举,于2016年4月确定为市级“民生微实事服务类项目库”入库项目。这个项目库,是深圳市政府为了增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建设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而专门建立的。

       四年来,又陆续在福田益田社区、罗湖笋西社区、南山荟芳园社区、东角头社区、田心(盐田)社区、福田梅林社区新建了六个“社区敬老摄影工作室”。学会将社区敬老摄影室作为各社区推广摄影文化的平台,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开启了老有所为、再创辉煌的新历程。这是老摄会员为社会做好事、增添正能量的新贡献,敬老摄影工作室也成为老摄会员交流学习和实践的好课堂,成为学会的一张新的亮丽名片,2017年被深圳市关爱办授予“百佳市民满意项目”。

        近年来,学会积极响应福田区委宣传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区后续建设的号召,发挥摄影专业特长,为社区服务,为老年人服务,团队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两次被授予&濒诲辩耻辞;福田区区级品牌群众文化团队&谤诲辩耻辞;的光荣称号。

        2017年、2018年,学会两次被深圳市老龄委评为“幸福老人”项目A级单位。

       笑容可掬的陆国堡已是耄耋老人,毕业于哈军工,退休前是国防科研所的高级工程师,多年来他坚持定期在园博园做义工,为会员讲授后期处理课程,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会员。他说:“所有会员都希望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情,在义务为市民拍摄和进行环境监督时,许多市民表现出对我们的理解和尊敬。我们希望通过行动唤起深圳市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他人的关爱,让市民感受到深圳大家庭的温暖。”

       多么可贵的精神,多么可爱的老人!这是一群助人为乐、快乐摄影的爱心老人。

求知老人  不断进取

       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针对许多新会员喜欢摄影但又不太懂的情况,每年免费举办培训班,由资深摄影师讲课。台上的老师讲得深入浅出,台下的学生满头银发,学习新知识如饥似渴。

               学会领导义务讲授培训课,是学会的优良传统,经常给会员讲课的,还有吴南森、陆国堡、张选庆、何家林、王衍云等摄影和后期处理的佼佼者。他们将多年积累的摄影专业知识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会员,不仅在课堂上讲,还在现场手把手地教。学会坚持培训的普及和提高并重,大课讲座和小型交流结合。能者为师,助人为乐,交流切磋,共同提高,在学会已蔚然成风。会员们经过系统学习,摄影知识与技术提高很快,许多不懂电脑的会员都成为了处理图片的&濒诲辩耻辞;高手&谤诲辩耻辞;。不少会员说,到花甲、古稀之年,能够进入&濒诲辩耻辞;摄影大学&谤诲辩耻辞;学习,感到十分荣幸。

       办好“社区敬老摄影室”的关键,是要有一支优秀的摄影师队伍,做到持证上岗。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胜任,学会从2016年开始组织人像摄影知识和技巧专题培训,将自愿参加摄影室值班做义工的学员分成十几个小组,轮番进行培训,张之先不辞辛苦,一边讲课,一边现场示范,并一茬接一茬耐心地指导会员实际操作练习。

       为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激励学习的动力,学会按学习小组举行结业考试,先考理论(笔试),然后考核每个人拍摄形象照和高调、低调人像的实际操作能力。张之先主考打分,另有监考老师,不许交头接耳,要求每个人独立完成。每天考试结束,张会长逐个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不足。大家热情很高,除了参加考试的会员,其他小组也有不少人到南园敬老摄影室观摩和练习。考试大大激发了学习摄影的积极性,考场内外成了勤学苦练的课堂。学会分批向考试成绩90分以上的160多名会员颁发了《社区敬老摄影室摄影师工作证》。

       早年在边疆行医的尤润珠女士,照顾卧病丈夫多年,送走老伴后到深圳与子女同住,难以排解心中的忧伤。2012年参加学会之后,开始上培训课,因为没有电脑基础,如听“天书”。78岁高龄的她,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享受摄影,犹如焕发了青春,现在不仅喜欢拍照片,而且几乎天天在网站发表图文并茂的作品,累计发帖6000多个。她不顾年老体弱,跟随张之先会长一行人到洛阳拍摄牡丹,天天听到尤大姐与摄友在一起的欢笑声。尤润珠感慨地说:“我这一年多的笑声,比以前十年的笑声还要多”。后来她女儿也退休了,她马上让女儿也加入学会。

       这是一群孜孜不倦学摄影、不断进取展风采的求知老人。

出彩老人  硕果累累

       深圳老摄会员中,很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天之娇子”,七八十年代的业务骨干,世纪之交的社会精英。同时,他们也是历经坎坷、壮志犹存的平凡人。大家对我们的祖国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人民深怀感恩之心,总希望能继续发挥余热。他们拿起相机,走进大自然,深入社会中,用心灵去感悟光影的艺术,用镜头去凝固精彩的瞬间,用行动去善待自然,用过程去陶冶情操,继续为社会和人民奉献爱心,作出贡献。

                学会常年组织丰富多彩的摄影活动,包括主题集体采风,深入社区拍摄服务,网络专题摄影比赛,举办摄影作品展览。

                可以说哪里有山哪里有水,那里就有他们的摄影队;哪里有美好景色哪里有动人画卷,就会进入他们的镜头。深圳老摄的旗帜甚至随吴晓丽、于淑云等会员飘扬到了银装素裹的南极和北极点。

       学会先后承办了全市首届老年摄影大赛、“美好家园,生态深圳”摄影展、深圳市改革开放30周年城市管理成就展、第三只眼睛看城管、深圳市首届急救风采摄影大赛、梧桐山风景摄影展、连续几届洪湖荷花展、“我拍大运”专题摄影展、“最美家乡”摄影展、“城市,因您而美”关爱环卫工人摄影展、美丽深圳我的家摄影展、活力南园魅力南园大型摄影图片展、火凤凰残疾人创意设计空间作品展、长者风采看福田——2016福田长者摄影展、魅力深圳摄影展、华强南商业圈文化生活摄影展、“百鸟争鸣”鸟类摄影作品展、康乐福田——2019福田长者摄影展、两届《八十抒怀》等专题摄影展,共计100多场次。学会还参与编辑《民间摄影》杂志15期。

       深圳老摄会员的展览除了在深圳,还办到了北京、上海、四川、昆明、香港、台湾,办到了国外美国、瑞典、泰国等地。

       随着会员的摄影理念、技术不断提高,有些会员的作品早已达到或超过一般专业摄影师的水平,受到摄影界和美术界关注。

      学会会员参加各类摄影竞赛成果丰硕,屡屡获奖。据不完全统计,张之先、余树球、黄玉煌、靳和、符希栋、叶植生、林浩生、彭毓川、罗荣陶、卢雪峰、张锡图、吴南森、陈兰凤、廖铭香等多位会员的作品,在全国各类摄影大赛中获奖。会员的数百幅作品在《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中国文化报》等数十种报刊发表。

       他们的作品,有自然風光﹑乡土風情﹑人文纪实、人物肖像﹑动物世界、社会见闻等等。他们用镜头展现了壮丽迷人的青山绿水,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捕捉到美艳奇妙的花鸟鱼虫,记录了鲜活感人的精彩瞬間。

       老会员韦洪兴和他儿子,把深南大道25公里两侧拍下来,做成50公分400米长的图片,成为全世界一幅最长的街道图片,荣登世界吉尼斯大全。

       年过八旬的高级工程师罗荣陶2014年初举办的“大美生态摄影作品展”,以珍稀国宝大熊猫及名兽珍禽尽显美的摄影作品,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爱心,深受观众好评。罗老的动物摄影作品还入选为国家名片邮票的图案。

        年逾古稀的黄天肇是深圳多家媒体的特约通讯员,他以个人独特的视角,年复一年地坚持用镜头捕捉深圳发展变化的脚步,记录深圳的人和事,传递社会温情,不断为深圳的视觉档案增添光彩。2014年,他作为深圳国际马拉松赛选手,带着相机跑完6公里赛全程,奉献了独特的赛事图片。2014年起,他创作的“定居深圳的抗战老兵”等5组专题作品接连五届入选《吾城吾乡摄影年展》,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荣获年展优秀奖。

       符希栋副会长多年前就开始关注“深圳古村落”专题,并潜心追踪拍摄。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寻访数百年甚至千年以前的古老足迹并非易事。尤其是深圳,征用土地、肆意开发,使得这座城市的历史痕迹所剩寥寥无几。他说:“依据简单史料寻访深圳古村落和历史遗迹,需要摄影人耐得寂寞、不辞辛劳;面对荒芜和残旧,用镜头语言表现历史厚重、沧桑,更加需要拍摄者的感悟和修炼&谤诲辩耻辞;。学会的会刊43-46期开设《寻访深圳古村落》专栏,连载了资深摄影人符老师的极具艺术品位和史料价值的专题作品,让会员们了解深圳的历史和现在,从这些作品表现的社会变迁、世事沧桑之中,得到借鉴和启迪。

       会员中有朱汉生等一群“打鸟”爱好者,他们都购买了专业的摄影器材,练就了扎实的摄影功底,掌握了鸟类的生态习性和生活规律,更有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毅力。他们为了跟踪拍摄,常年爬山涉水,不顾严寒酷暑;为了抓住良机,经常起早贪黑,躲在帐篷守候。有些珍贵精美的图片,就是在帐篷里啃干粮,整整守候寻觅一两天,终于抓拍到的。学会承办的《百鸟争鸣》摄影展的全部作品,就是他们拍摄的。展品中各种鸟类绚丽多彩的羽毛、机灵可爱的神态、矫健迷人的身姿,凝聚着老摄会员们辛勤的汗水和心血。观众从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珍稀鸟类作品中,增长了见识,得到美的享受。

        多年来,不少会员的摄影作品专辑陆续出版问世,社会反响巨大。如张之先的《张之先荷花摄影集》《荷塘异象·人生忆想》《荷花摄影随笔》,罗荣陶的《野性赞歌——罗荣陶野生动物摄影集》,夏信厚的《夏信厚艺术摄影作品集》,王祚华的《我的虫虫世界》,余树球的《新境界》,黄玉煌的《引您快速迈入摄影殿堂——摄影技巧解析》,学会编辑的《为生命讴歌——曾铮野生动物摄影集》《春天的脚步》《幸福的鹏程老人》《流金岁月·深圳情怀》等。

              这是一群善用平常心面对世界,却能够看到世界不平常的精彩,并通过镜头记录精彩的出彩老人。

无私老人  乐于奉献

       学会历届理事会成员、会长、副会长和各部门、各分会负责人,还有网站版主、义工组长们,是这个群体的精英和骨干,他们既是为会员服务的志愿者,又是先进文化的宣传员,也是快乐晚年的践行者。

        学会章程明确规定:“理事不领取学会的薪酬,不参加学会年度先进、优秀会员的评选”。他们不领工资、不吃公款、不报路费,只作奉献,服务他人,真正做到了“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是名副其实的“实干、勤奋、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五届秘书长叶植生、张小兵、吴益美、孙礼明(连任),为学会工作尽心尽力,可谓劳苦功高。

        2013年民间团体登记年审时,经办人在学会提供的材料里看不到工作人员的工资支出,对学会是否“正规”有所质疑。得知学会的会长和理事从来不领报酬,却无怨无悔地为深圳的老龄事业做贡献,他们惊讶之余,表示十分敬佩。学会在市民政局组织的2013年评审中达到891分,荣获3A资格,确保了学会参加政府购买服务的资质,成为学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在南园文体中心、福田区文化馆的培训课堂,在园博园的义务监督员岗位,在各公园、各社区、各个敬老摄影工作室等其他场所的义务拍摄现场,在祖国各地的采风摄影景点,到处都可以看到学会带头人忙碌的身影。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关爱之情,也可以在学会网站的不少精美图片中领略到。会员们编了一首顺口溜:“理事辛苦走在前,评先有利让会员,服务担责多干事,吃饭坐车自掏钱”。人们赞美他们有一双温暖的手,一颗金子般的心。

        这是一群摄影技术精湛、不图名利、乐于奉献的无私老人。

快乐老人  与时俱进

        深圳老年摄影学会的会员们认为,退休不是人生的结束,是另一个灿烂人生的开始;是人生的再定位、再出发,是工作生活的再参与,要将变老的人生变得更好!他们懂得珍惜把握美好时光,让生命充满活力,活得健康、尊严,活得实在、自在;活得潇洒、精彩!

       因为没有功利,不讲尊卑高低等级,会员们的友谊最纯洁。他们的队伍在壮大,朋友在增多。他们说,朋友就是你干渴时的一杯白水,朋友就是你过河的一叶扁舟,朋友就是你受伤时的一剂良药,朋友就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梯子。学会犹如一个亲密无间的大家庭,人们相处融洽,快乐无比。

      会员们一步一个台阶,迈过进入摄影艺术殿堂的门槛,把自己对生活的的观察和感受通过镜头得以保存。一张张照片,领略自然,洗涤内心,把生活变得更加立体和丰富。他们按下快门,捕捉转瞬即逝的精彩,留存震撼的场景,记录情感的旅程。

       无论高山大川,城市乡村,老人孩童,一花一草,鸟兽鱼虫,一切有意味的画面,都是会员们拍摄的题材。

       2014年3月,携老摄同仁30人,远赴彩虹之国南非和旅游胜地阿联酋,实现了风光、人文、野生动物摄影创作与旅游观光两兼顾,收获颇丰。同年4月,张之先带领会员30余人的洛阳牡丹采风之旅,更是聚集欢乐,精彩纷呈。8月份两次组织会员去连州地下河、油岭瑶寨、龙潭湟川叁峡摄影采风,团友归来纷纷表示:不虚此行。2015年4-5月,两次&濒诲辩耻辞;动感厦深&谤诲辩耻辞;&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漳州土楼摄影采风之旅,2016年3-6月,两次组团去黔东南,2016年12月汕尾、大鹏所城摄影采风,都是一路欢笑,满载而归,在快乐旅途中获得摄影技术和人生境界双丰收。

        2017年之后,学会一般不再统一组织去国外和省外摄影采风,提倡会员们各自三五成群结伴外出。学会会刊为此专版发表了汤任远的《走马观花游印度洋岛国》和张碧汀的《山的那边是安然——尼泊尔行摄漫记》两篇旅游摄影作品,与大家交流分享,共同提高。两篇专题作品题材涵盖风光、建筑、人文,视角独特,观察入微,光影协调,文采优美,读来赏心悦目。

       2019年5-6月,老摄会员和家属22人独立组团参加旅行社安排的中东欧五国摄影旅游团。出发前,会员赋诗称赞好团队:

东欧结伴行,亲似大家庭。

朋友夫妻队,古稀花甲龄。

旅游开眼界,摄影葆年轻。

领略千邦景,追寻异域情。

       他们建立了微信群,方便大家联系,旅途中互发照片,交流切磋,有人一路写诗,有人编发美篇。真是兴高采烈,气氛和谐,诗情画意,乐而不知老将至。最年长的王祚华已78岁,更是相机不离手,不放过每一个精彩的镜头,有时为了选取最佳视角,不惜卧倒抓拍。

       平安归来之后,又有团友写诗表达喜悦之情:

东欧畅旅不虚行,风景迷人史迹铭。

影友痴狂归满载,赏心悦目注深情。

        汤任远将精心编制的“走马观花游中东欧”四组美篇发到学会的网站和微信群,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获得无数点赞。

        2016年5月、2019年7月,学会举办了两届《八十抒怀》摄影展,共展出80岁以上老会员的作品171幅,作者年龄最大的已92岁。耄耋老人们老当益壮,善于发现美、留住美;他们镜头下的壮丽风光美不胜收,他们抓拍的人文景观如诗如画。他们的作品展现了德艺双馨的品格和乐观豁达的风采,蕴含着阅尽沧桑的人生感悟。前来参观的观众都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他们从心底里向这些老有所为的辛勤摄影人表示由衷的敬意!

       汕尾市岛屿相连,港湾交错,沙滩蜿蜒连绵,沿岸礁岩多姿,滨海风景秀丽,人文古迹众多,具有独特的一边白浪滔天、一边水平如镜的“遮浪奇观”。渔夫码头酒店依海而建,有临海长廊,远望大海,水天一色,令人神往。

        2018年6月27日,在广东汕尾红海湾隆重举行了“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汕尾红海湾渔夫码头摄影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学会在距离深圳不太远,而又自然风光优美、人文蕴含丰富的汕尾建立首个创作基地,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是一个眼光独到的创举。创作基地建立后,切实为会员的摄影创作服务,并为活跃当地的文化生活做出贡献。学会不定期组织会员到基地旅游采风,会员们间常结伴或携家人友人去红海湾一游。他们远离闹市的喧哗,在那里度过了十分美好的时光,品尝美味海鲜,欣赏优美风景,远眺水鸟翱翔,看日出日落,听海涛吟唱;在充分享受难得的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各显神通,扛着长枪短炮,奔走于海滩礁石、南海寺、遮浪半岛炮台山、石寨村等景点和渔夫码头海滨酒店之间,用镜头定格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

       2020年,一场突然到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常规。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取得了疫情防控的决定性胜利。

               学会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不得不暂时停止有人员聚集的活动和召开月会,但钟情摄影的爱好并没有从会员们的生活中淡出,即使宅在家里,他们依然手持相机、手机在自己的周围拍摄;疫情缓解后,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公园、社区等公益拍摄的现场。会员们平时积累的电脑手机网络知识和技能,更加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在网上交流的兴趣不减,学会的网站、蚕蚕群、微信群显得更加活跃。学会的年度摄影大赛也照样进行,并举办2020年《网络荷花作品展》。

       学会培训部长李士粦及各分会灵活组织各类小型培训,靳和副会长等授课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课,深受会员欢迎。各分会还别开生面地在微信群征集作品,举办比赛和展览。二分会创培部钟爱梅在微信群主编的《用照片讲故事》,已经出了14期,会员们积极投稿,发表了上千幅作品。不少作品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抗击疫情的主题。

       会员黄天肇的作品“送别”表现了一对青年在深圳北站告别的情景,隔离病毒隔不了爱,体现出市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暖心故事,荣获“第11届美丽深圳摄影大赛”最佳市民生活类摄影奖。有会员在2月9日那天拍摄的短视频素材,从5000多名拍摄者中脱颖而出,入选全民参与的记录疫情下生命片段的《余生一日》电影片。

       2020年10月23日,学会承办的《“疫”尽福来看福田——2020福田长者摄影展》采取线上展出的模式在相关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展出,深受好评。

        摄影是沟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充满乐趣和惊喜。摄影会让你定格瞬间,记录历史,留住美好。人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摄影也可以成为增加厚度的方式。

              这是一群用镜头记录美好、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快乐老人!

可敬老人  实至名归

        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成立十年之际,经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决定,授予为学会作出的突出贡献的张怀中、吴南森两位老师“终身荣誉会员”称号。他们是学会的优秀代表,深受会员们的尊敬。

       创会元勋张怀中,本名张兆绂,1938年生,原深圳市通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杰出专家。1998年退休后钟情摄影,参加深圳摄影学会举办的首届培训班,毕业成绩第一。他与热爱摄影的老年朋友结伴采风,互相切磋,曾经八上黄山,在光明顶驻守半个月,用镜头捕捉瞬间的神奇风光。他在拍摄实践的同时,努力钻研摄影理论,很快成了摄影高手,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1999年3月,由深圳摄影学会会长何煌友倡导,张怀中牵头成立了&濒诲辩耻辞;深圳夕阳红摄影联谊会&谤诲辩耻辞;,得到擅长荷花摄影的张之先的热心支持,主动提供办公活动场地和资助。联谊会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天聚会一次,持续安排专家讲座、作品赏析、集体采风、专题研讨、理论学习、摄影展览等六项活动,既丰富了大家的退休生活,也对社会有所贡献。

               经过几年的努力,联谊会成员增加,硕果累累,社会影响也在扩大。2006年初,张怀中亲自起草了成立&濒诲辩耻辞;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谤诲辩耻辞;的申请报告,在筹备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当年5月26日得到深圳市民政局批准,于9月10日召开成立大会。在第一届理事会上,张怀中功成不居,极力举荐张之先当选会长,他当选为副会长。后又当选为第二届名誉会长。他是创立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的主要奠基人,抓规划、抓落实,重培训、重创新,为学会不断发展壮大竭尽了全力,并以德艺双馨的形象为会员树立了表率,高风亮节,功不可没!

        张怀中满怀深情地感言:摄影衍生了我们的生命、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摄影负载着我们的希冀、健康、欢乐、感悟和许许多多用语言难以表达的东西。因此,在摄影上,我们可作小草,可成大树,可作风,可化雨,顺其自然,这样一切便来得真切、实在,其他都不必太在意。

       他还勉励大家在摄影的路上,要以三分热情、三分理性、三分执著,再加一分淡泊地走下去,我们一定会为社会,同时为我们自己在身体上、精神上、摄影技艺上取得很大的收获。

       乐于奉献的明星会员吴南森,生于1933年,1950年代在福建龙溪地委工作时,就开始涉足摄影,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他戏言当年的稿费比工资多,都用来买摄影器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和探索,他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优秀摄影师。

       他不嗜烟酒,生活简朴,却舍得花钱购置升级换代的新式相机。他认为,好的器材是拍出精品的重要条件。他深圳的家里就像一个摄影博物馆,收藏了许多不同年代、不同型号的国产和日本、德国等国进口的相机及镜头,还有五花八门的闪光灯、滤镜,令人惊叹。各种国家级、省级、市级摄影比赛的获奖荣誉证书琳琅满目,彰显了他摄影追求的执著和成功。十多年前他为抓拍老虎“恋爱”、“做爱”,在野生动物园连续蹲守半个月,终于拍出与众不同精彩作品的故事,至今在摄影圈内传为美谈。 

       吴南森是深圳老年摄影学会最早的会员,虽然那时已年过古稀,却激情饱满,刻苦钻研,与时俱进,很快掌握了用电脑处理照片和使用互联网。他把学会看成一个团结互助的大家庭、大课堂,为学会的发展尽心尽力。他平易近人,乐于奉献,经常在讲台上,在拍摄现场,毫无保留地为会员传授摄影知识和技能。不少会员慕名登门求教,他的家也成了摄影教学课堂。

       吴南森到耄耋之年,还保持着孩童般的纯真,不减年轻人的热情。他依然相机不离手,学会的每个活动场所都能看到他专心拍摄的身影;在学会的网站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发的帖子,既有精美绝伦的图片,也有精彩独到的心得和点评。笑容可掬、佳作频出的吴南森老师是老摄的明星会员,大家十分钦佩他高超的摄影水平,更赞赏他老当益壮的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

       吴南森坚持用镜头记录真善美,不拍不健康的内容。他深有感触地说:“摄影是一种享受!因为摄影,我每天都有美的发现和新的追求。和情趣相投的摄影朋友一起交流、学习,影语笑声不断,天天健康快乐!”

       他寄语比他年轻一些的老人:“用镜头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最美的瞬间,感觉真的很好!要有恒心地锤炼和积累,必有精品。”

最美老人  会员楷模   

       千余人的老年摄影队伍 / 活跃在鹏城罗湖南山福田 / 源于有个好领导班子 / 不谋私利无私奉献

        源于一个好班长 / 率先垂范十数年 / 他就是深圳好人 / 我们的会长张之先——资深会员任春潭的诗句,道出了广大会员的心里话。在这里,有必要说说众望所归的学会带头人张之先的故事。

        张之先是享誉世界的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侄孙,或许是受先祖不甘平庸气质的冥冥召唤,1990年他毅然辞去公职,从四川到深圳闯天下,当起了深圳八仙楼酒家的老板,推出自家独创的“大千菜”。八仙楼的装饰文化气息甚浓,很快就成了文化界人士聚会的场所。而善待员工、喜欢帮人的良好风气,使这家别具一格的餐馆声名远扬,生意兴隆。

        张之先1992年开始涉足摄影艺术,对人物肖像及荷花摄影情有独钟,八仙楼的墙上挂满了他拍摄的文人墨客肖像。酒楼生意挺红火,可张之先决定不再继续,2002年八仙楼停业成为当时文化界一个话题,还上了报纸。张之先说:“我当时给文化圈的朋友们打招呼,大家一起来吃告别饭,别人是开业请客,我是关门请客!”于是他转身创办了文化驿站、深圳艺术家画廊,因为在文化艺术领域更能体现他的追求与价值。

       张之先用荷花主题立言明志,两次在中国美术馆和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出他的荷花摄影。既展示各种小荷、新荷、盛荷的“无穷碧”和“别样红”,表现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端庄美丽,又聚焦在“枯荷、残荷”,以荷花深层次的壮美,表达残荷不残的深刻主题,用心灵之像曝光的影像让人们思考生命的终点、人生的真谛。荷花所象征的高洁、无私奉献的品格,是张之先十几年痴迷于拍摄荷花的动因。而他更是将这种高尚的品格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体现在自己老而弥坚的言行之中。他虽然年逾古稀,依然活跃在深圳这片热土上,不求回报做贡献,解囊行善做好事,特别是做文化义工的事迹,有口皆碑,被人们亲切地誉为深圳的“文化雷锋”,在文化圈内被尊称为“荷君子&谤诲辩耻辞;。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即有益于社会的事。”这是张之先给自己订立的做人原则。他期望在文化艺术的净土中寻回在浮躁都市里失去的生命愉悅。

       张之先热心深圳文化事业,积极为深圳媒体投稿,“动真情,说真话”是他的一贯作风,他通过市长专线提出过许多好的建议和批评。他默默地为推动深圳的文化建设,一点一滴地做出他的贡献。

        2000年,张之先在福田区委和南园街道办的支持下,在上步南路等处创办了橱窗式文化墙,定期更换展览内容,介绍深圳本土的摄影家、书画家、篆刻家,让群众感受高雅艺术的熏陶,几年来共出版文化墙百余期,共计千余面,为城市呈现了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线。在自费办“文化驿站”和任职南园文学艺术学校期间,他克服资金困难,每月为辖区文艺爱好者组织文学、摄影、收藏等讲座和小型展览。

        张之先热心支持“深圳夕阳红摄影联谊会”,主动提供场地和经费。积极参与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的筹建,捐款10000元支持。学会成立后,资金拮据,他把自己租来的工作室无偿提供给学会使用,连水电费也全包了。他坚持年年在学会开办的培训班免费为会员讲课,而受邀在其他地方讲课得到的报酬,却捐给学会作为经费,有一年就捐了两万多。张之先为创办和发展摄影学会,真可谓不遗余力!

       张之先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热爱摄影的老人们团结起来,形成一股合力,组成一个大家庭,让他们在这个大家庭里活出人生精彩,为社会为深圳市的城市文明建设作出更有意义的贡献,让他们的退休生活过得精彩丰富,充实无比。他说,我们在摄影中也是求得一种快乐,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的摄影作品,那是一种快乐,互相交流是一种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要有这种快乐观。2016年,他将积累20多年经验自费出版的《荷花摄影随笔》赠送给每一位会员,彰显了真诚的大爱。

       当然,有大家的鼎力配合,大力支持,有全体的信任,给了他无限的动力。张之先深情地说:“在当今伸手就要钱的风气下,没有索取、只讲奉献的是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的理事们。是他们廉洁、实干、团结、民主、勤力精神带动了学会。没有他们的努力,张之先就是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有所作为。”

       张之先生活十分节俭,他当酒楼老板时住阁楼,为省钱几十年由妻子给他理发,长期保持坐公交尽量不乘的士的习惯,有时“抠门”到两元五角的公交不上,等两元的上。但帮助别人却慷慨大方,他资助文化人士和公益事业的钱财达数十万元。他对朋友和家人说,不留遗产给后人,赚的钱全部捐给艺术事业。他家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子孙如若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益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愈增其过。”更让人敬佩的是,乐于奉献的张之先在他60岁生日那天,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起到红十字会签下了遗体捐赠的志愿书。

        张之先在自己出版的《荷塘异象·人生忆想》中写道:“人生当如荷:始于平凡,安于平淡,终于无私,归于自然”。“人生当如荷,那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和希望!”这正是他追求和践行着的人生境界。他在湖边拍摄荷花,见人断叶损花,必上前劝阻,不留情面。这些细节是张之先一贯本色的写照。

               他与妻子朱成辉在&濒诲辩耻辞;文革&谤诲辩耻辞;时期患难见真情,结婚时新郎还在受批判,没有请客办婚礼。他们懂得珍惜,婚后几十年日子很甜,家中老小亲密无间。正是:互相体谅,相亲相爱,比拥有万贯家财更宝贵。到深圳创业,也是听妻子一句话下的决心:&濒诲辩耻辞;女人的眼睛看男人,男人的眼睛看世界,你想干什么就去干!&谤诲辩耻辞;

       朱成辉女士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2017年3月19日在北京逝世,捐赠眼角膜让北京、深圳两人重见光明,捐赠遗体供医学研究。高尚情操,感天动地!

       张之先当之无愧地被授予“福田好公民”、“深圳市老有所为模范长者”、“深圳最美长者”荣誉称号。面对鲜花和掌声,张之先依然坚守传统,低调地、艰辛地在公共文化领域做着好人好事,远离功名利禄,远离浮躁尘染。

&濒诲辩耻辞;荷&谤诲辩耻辞;

       花君子&谤诲辩耻辞;张之先身上体现的&濒诲辩耻辞;不染&谤诲辩耻辞;的品格,是多么的高贵、优雅、美好,芬芳宜人,光彩熠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会历届理事和广大会员,受张之先会长德艺双馨、公而忘私人格魅力的感召,沉醉于光影艺术的追求,播撒着爱心的阳光,谱写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篇篇乐章。会员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把学会办成了深圳市一支热心公益事业的最活跃的摄影团体。

不忘初心  追求无止境

        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上,张之先会长号召:第一届理事会提出了“营造摄影文化,再创夕阳辉煌”,如今我们提出“打造深圳市一流的民间社团”。

       十年耕耘,喜获丰收;十年回首,感动依旧。2016年5月,学会编印了《足迹——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十周年纪念画册》,用纪实的图片和文字再现十年发展的历程,激励大家继续前行。精选自会员拍摄的近400幅经典图片,浓缩了创会以来的成就和艰辛,讲述着那些难忘的故事,展示出多彩的世界,留下了感人的瞬间。就像画册的后记中所言:我们要“感恩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让我们这一群年届花甲和古稀耄耋的老人,能够结缘于摄影,享受有艺术追求的诗意晚年。潜心摄影,使我们焕发了青春,实现了人生的再出发。在努力提升摄影功力、用镜头记录真善美的同时,为社会奉献爱心,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境界得到升华。”

       学会在做好摄影技能培养的同时,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2017年5月,学会理事会制定了《文明摄影公约》,规范拍摄行为,要求广大会员自觉遵守,互相监督,尽力杜绝不文明摄影行为的发生,维护学会良好形象。

      考虑到会员人数增多,住地分散,为方便有效地组织活动,更好地为老年摄影人服务,学会按照地域,陆续成立了福田、南山、罗湖3个活动站。后来,又决定进一步规范管理层次,按照“学会统筹、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原则,在活动站的基础上成立分会。

       2018年1月至7月,经学会统筹安排,陆续召开了各分会会员代表大会,先后成立了三个分会,这是学会规范管理模式新的里程碑。学会原有的10个义工组也进行了调整和重组,实行分会组织管理为主。各分会成立后,在各社区工作站、党群服务中心的支持协助下,将组织摄影采风、摄影知识培训、敬老摄影工作室、义工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深入社区、家庭服务,各项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受到广大会员和社区群众的好评。

       下面谨列举各分会组织活动的若干个事例。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排调镇麻鸟村,是2006年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锦鸡舞的发源地。麻鸟为苗语,意为“锦鸡”。麻鸟村海拨高,村民们很少走出大山,常常是老人过世了,儿孙辈才想起来老人一生从没有照过相,只能用画像做遗像。

       第一分会用实际行动认真履行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摄影师应到人民群众中去,为人民群众画像”。2018年8月,分会18名会员走进麻鸟村,为村民免费拍照、打印照片。

       麻鸟村的早晨空气清新,层峦叠嶂的群山被缕缕阳光点缀得多彩多姿。会员们一齐动手布置好场地,用热情洋溢的笑容迎接前来拍照的村民。最先拍照的是位75岁的老人,他捧着照片说:除了发身份证,这是我第一次照相。随后,村民们扶老携幼穿着绚丽多彩的锦鸡苗族服装纷纷赶来。一天共拍摄43户,138人次,最年长的84岁,最小的才11个月。有几位六七十岁的老年妇女拿到自己平生第一张彩色照片,坐在晒谷场旁边,欣喜地翻来覆去看了很久很久。

       第一分会与笋西社区联合开展“送你一张全家福”摄影服务活动,举行了照片相册赠送仪式,分别为参加活动的家庭赠送“全家福”照片和相册。当大家看到精美的“全家福”照片时,个个惊喜,再看到聚焦每个家庭幸福时光的“全家福”相册时,更加赞叹。大家庆幸社区家门口就有敬老摄影室,有这么好的亲似家人一般的摄影师。该活动荣获笋岗街道2018年度“民生微实事十佳项目”。一分会又与南湖街道联合举办了“留下您的微笑”公益摄影活动,深受欢迎和好评。

       2018年9月,第二分会承办民生微实事项目,为荔湾社区居民举办“手机摄影系列讲座”,制作学习小册子发给每位学员,并组织前往月亮湾公园和前海自贸深港合作区外拍。学员反响热烈,原定20人,到最后一天外拍实操课,慕名而来了近40名学员。学员留言感谢道:“老师们不辞辛苦,毫不保留不厌其烦手把手地教,让我学到很多的拍摄知识。我把通过学习拍的照片发在朋友圈里,得到了很多关注点赞,心情特别愉悦,再次感谢各位老师!”

西乡北帝&濒诲辩耻辞;叁月叁&谤诲辩耻辞;庙会是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4月,二分会组织40余人去参加,拍摄虔诚的祭幽法事、北帝出位仪式、庙会大巡游活动,之后组织评片,会员们获益良多。

       2019年2月,第三分会组织17名会员赴河源连平县,在大片桃花中快乐摄影,获得旅游和外景拍摄技巧学习交流双丰收。

       2019年5月,三分会与益田社区共同开展“老党员时代新风貌影照拍摄与展览”活动,成立6个小组分头拍摄,为180多名老党员和模范人物拍摄形象照生活照400余幅,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展现了牢记使命的时代新风貌,每张照片都倾注了老摄会员的爱心。收到照片的老党员十分开心,有的情不自禁地说:“太感谢啦!我这辈子没有拍过这么好的照片”。拍摄过程中,在社区引起轰动;照片陆续在《益田榜样》发表,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结合本会实际,学会修改章程,增加了“党建工作”的章节。2018年10月15日,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中共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党支部成立大会在福田区益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隆重召开。新当选的支部书记朱辉祥表示,感谢党组织和党员同志的信任,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工作,挥洒余热。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党员和群众,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做好学会工作,为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年文化建设工作而努力。

               深圳市14000多个社会团体中,评估等级达到3础以上的约有300个,其中达到5础的不到100家。

       2018年12月11日,深圳市社会团体组织总会公示本年度市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结果,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赫然列在5A的名录中。这是深圳市摄影团体唯一的一家,使得学会的形象再次得到提升。

       得到5A等级,实属不易。学会在参加评估过程中,“以评促建”,建立和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党建工作,实实在在地做好信息公开化和档案存储,促进学会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通过评估工作,学会的整体管理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在新的荣誉面前,1400多名老摄人以更加奋发的精神,再接再厉,为城市文明建设奉献公益心,与社会发展同步前行!

        在贪腐蔓延、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当下,做好人好事很难,一群人坚持做好事更不容易,仍然要努力去做!这是张之先会长恒久不渝的操守。他所带领的是一群用镜头记录真善美、追求无止境的快乐老人,他们不断努力,互相勉励,一定要拍出更多能够打动人的好照片,为社会增添和传递正能量。他们正在把这个充满爱心与凝聚力的学会,努力打造成第一流的优秀社团,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者:谭安利  1943年生,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第四届理事。

                联系地址:深圳市罗湖区建设路友谊大厦4栋3C室  电话:18923403969  邮箱:tan75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