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孝道典范、文化愚公”
我身边的&濒诲辩耻辞;孝道典范、文化愚公&谤诲辩耻辞;
一一记布吉街道老年大学诗词班班长张锦明
《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千百年来,人们传颂愚公移山的故事,所注重的不仅仅是愚公的移山行为,而是这一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愚公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以不屈不挠的勇气、敢于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顽强拼搏、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气概和脚踏实地的底气。我身边的这位班长不同寻常,堪称诗人而我可以称其为孝道典范&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文化愚公。
一、 与时俱进、弘扬孝道,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体系,是重要的中国力量。古代的人在父母离世后,都会守孝叁年。这叁年过年不贴对联,不参加喜庆活动,不结婚,不外出游玩,就是单纯的思念故去老人。
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人们出生到简单独立大概是3岁,3岁以后才真正的脱离父母的怀抱,可以独立行走和玩耍。所以,你也要为父母守孝叁年,浅显易懂。长久以来,孝文化不断丰富和积淀,熔铸于传统文化之中,对民族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张锦明班长作为东江孝子,为追思对父母的怀念,为贫困已故父母修建纪念堂,这是一件很难被平常人接受的事情。在叁个弟妹不理解,一致反对的情况下,一意孤行,单手独拳,冒着与兄妹闹翻的危险,是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之下完成的。
建&濒诲辩耻辞;纪念堂&谤诲辩耻辞;前基本上是没有钱的,靠政府征地补偿款和上赊下借集资动工建造,其小妹张燕群,在香港打工,她不断地投资,(她以为是建住房,而不知道是建&濒诲辩耻辞;纪念堂&谤诲辩耻辞;),给多了,他不好意思再要燕群妹妹的投资,因此拒绝她的投资,最后兄妹商定,算是借款给哥哥,以后还要偿还,这才再次接受她的投资。2012年&濒诲辩耻辞;纪念堂&谤诲辩耻辞;建成,二年后才还清借其妹妹张燕群的款项。
在堂馆建好后,想通过写诗表达哀思,七旬老汉重新背起书包上学堂,在深圳布吉街道老年大学诗词班开始了写诗的生涯。在2016年深圳市第九届老年欢乐节上,张锦明获得了&濒诲辩耻辞;深圳十大最美长者&谤诲辩耻辞;光荣称号,他是平民百姓为死去父母建纪念堂的创始者。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者,是弘扬孝道的开创者。缅怀先祖。这是对亡者而言,就是&濒诲辩耻辞;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谤诲辩耻辞;,意思是始终不忘思念先祖,继承遗志,将他们的功德修养发扬光大。孝字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濒诲辩耻辞;孝&谤诲辩耻辞;字是由&濒诲辩耻辞;老&谤诲辩耻辞;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濒诲辩耻辞;子&谤诲辩耻辞;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濒诲辩耻辞;孝&谤诲辩耻辞;的古文字形与&濒诲辩耻辞;善事父母&谤诲辩耻辞;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把它上升到道德的层面,还可以延伸为忠于国家、尊重他人、办事诚信、邻里和睦、济世救人等范围。
二、大孝大德、感天动地,文化愚公为家乡父老共同富裕而奔走呼号
张锦明班长2006年全国五家新闻媒体组织的第叁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濒诲辩耻辞;叁农研究创新奖&谤诲辩耻辞;的获得者,为了贫困的赤岭村改变面貌,受布吉大芬油画村的启发,自己出钱邀请诗词班的同学到河源做客,先后从深圳拉了叁车诗人、作家到赤岭创作、检查、指导、协调,为打造诗词村而奔走,目的是让贫困的赤岭改变面貌。受到鼓励启发下一个目标想邀请全国各地的名诗人们,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词作品,用瓷砖烧制,首先安置于纪念堂内外所有能利用的地方,然后扩展到村委,学校,居民住宅,估计这里能容纳成千上万首诗词。
在赤岭这块一穷二白村庄的围墙上,到处都是诗作形成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把它当做对贫穷落后河源地区的文化扶贫,把赤岭打造成旅游景点,使之成为河源市最南端,通向珠三角地区的门户,这里能和高埔温泉,桂山旅游,河源万绿湖景区连成一线,这样&濒诲辩耻辞;诗海词林&谤诲辩耻辞;全国第一村则成。
他的想法好,他执着的有点拗,有些人说他有点傻,自己舍不得花钱都用在这竹篮打水实现不了的愿望上了,他的行为用愚公移山来形容非常的贴切。&濒诲辩耻辞;鸦有反哺恩,羊有跪乳情&谤诲辩耻辞;,这个连动物都懂得的道理,而我们万能的人类在追求外在的高高在上的东西时,却忽略了最重要也是最容易懂的东西。
从古至今人间有三大真情:亲情、友情、爱情,如今亲情缺认、友情缺位、爱情缺真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亲情方面出现的“六亲不认”的不孝与不感恩现象导致的问题已构成社会问题,影响了人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小康社会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人不少。
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讲到愚公移山精神,经过70年前毛泽东同志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诠释和弘扬,从《列子·汤问》中走来的愚公移山故事拥有了新的精神内涵。文化愚公要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搬掉人们心中的大山,要调动文化名人的知识产物,利用赤岭村的墙、角、围墙,打造一个诗词市场,创造一个诗词村,吸引游人到赤岭旅游观光,一方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诗词,另一方面给赤岭带来经济效益,利用文化扶贫。这样的执着令人钦佩,这样的拗是大爱的传承和体现。
因此,在那些意志薄弱的智叟们看来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只要用愚公“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最终感动“上帝”,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是没有穷尽的,用无穷的力量挖有限的高山,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而众人的力量加在一起就是巨大的;事物由微小的量变到显著的质变要经历一个过程,量变开始时是细微的、缓慢的,不易被察觉。但当积累到一定时间、一定程度,其变化之大就会显现出来。因此我坚定的相信,张锦明的目标在他坚韧的努力下一定能实现!